Google為什麼要改Gmail的識別?從Gmail 的識別更新我們能學習到的事

001.jpeg

Hello ! 我是StudioPros 優仕創意的藝術總監 KellyLee ! StudioPros 專注於品牌設計與品牌體驗。我們擅長從使用者體驗出發,運⽤獨特、有趣、精準的視覺語彙為客⼾說故事及推廣品牌,為客⼾創造出更⼤的品牌價值,並提供其更多元的可能性。

002.png

企業進行Rebrand的原因,絕非只為了「視覺美觀」這件事。每一次品牌的更新,都是有更大且實際的商業考量。例如Medium和Uber過去的翻新,多半都是與易用性、品牌方向的調整。

而前一陣子大家一定也發現了Gmail 更新應用程式Logo。

Gmail目前的活躍用戶已經高達10.6億人,因此可想而知,當這一群人打開電腦,要尋找熟悉的紅白Icon,一時之間找不到所帶來的衝擊感,這些不便都化成了批評和貶責。Logo一更新,網路上立刻就出現了許多批評,大家各自表述對於Gmail的更新所造成的不便,甚至覺得他們更新的莫名其妙已經對工作效率造成影響。不只Gmail的變動,當你打開Google的應用程式列表時,可以發現上方也有許多應用程式Icon改變了,例如:Google Meet、Google Calender等。

究竟是什麼理由促使Gmail必須更新呢?為甚麼要在產品穩定成長的狀態下還要大膽的翻新識別呢?

我統整了許多國內外文章後,總結出兩大原因,

1.宣告 G Suite到Workspace的產品型態轉變

什麼是G-Suite? G Suite是一整套雲端應用程式的簡稱,可滿足企業用戶聯繫、儲存檔案、控管專案進度以及保護資料安全等各種需求,有常見的Gmail和Google日曆、Hangouts Meet等方便同事交流、視訊會議、分享行程,還有Google 文件、簡報和試算表等各種可多人即時線上編輯的工具。而Workplace則是由G-Suite優化後的服務,Google將原本包含企業信箱Gmail、Google日曆、Google雲端硬碟及Google協作文件等辦公雲端軟體G Suite更名為Google Workspace。不僅在協作與視訊上新增更多進階功能,同時也在版本及價格的定位上做出更多分層。

2.更一致的視覺語彙呈現產品的相關性與互通性

由於在G-Suite時期,應用程式都是單獨建立而成,因此在視覺上並沒有明確的一致性。而這一次Workplace優化其中一大重點即是專注在各項應用程式間的互通性,而也是這個原因,Google團隊決定將Gmail等幾大應用程式Icon進行更新。其中最令人有感就是Gmail 的改變。

關於Gmail的設計?新的Gmail Logo由Google的核心藍色,紅色,黃色和綠色品牌顏色製成。它與Google本身,Google Maps,Google相簿,Chrome和許多其他Google產品的相似徽標更加接近。Google設計團隊談到他們曾考慮完全放棄M或完全去除Gmail紅色,但是參與用戶研究的人員提出不管是M或是紅色對於Gmail識別很重要的元素,很特別的,反倒是Gmail徽標的信封元素是可取捨的。因此,根據這項研究成果,團隊保留M並加入了Google的品牌色到新Logo中。

003.png

承上文所述,Google更新後隨之而來的除了驚訝,還有許多人負面的評論。在這些評論中,我們可以由此了解應用程式品牌更新時所需避免的痛點,我們發現其中最大的痛點是:

“我有時會同時在工具欄上同時打開Google Drive,Meet和Gmail,很難區分彼此。”

用戶們最大的抱怨是Google Workspace圖標看起來太相似了,在使用時很不直覺,甚至需要花更多時間在思考上,對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影響。從這個問題點上,我們可以進行探討影響應用程式Icon易用性的兩大關鍵:顏色和形狀。

1.顏色 : 顏色是人們判斷事物最先注意到的元素,利用色彩的差異來判斷事物是非常直覺簡單的。這也是為什麼舊的Google Icon大家一致認為更好看和好用。

新圖標的顏色有兩個問題。首先是它們實際上沒有顏色,因為他們都擁有一致顏色,這讓使用者在判斷時變得困難,需要停下來思考並認真看圖像形狀判斷應用程式間的差別。

更麻煩的是,這些Icon通常都是變得很小縮圖於瀏覽器的上方角落,這讓判斷時變得更費力。除了Google,Adobe更新了他們的Icon後,也因為一樣的問題而收到不少負評。

004.png

2.形狀 :形狀的可區別性是解決色彩相似問題的方法之一。

圖像中以正負空間所營造出的感知形狀可以讓使用者更直覺的判斷物件。

但是這一次的更新在形狀上卻變得更模糊,所有Icon都是空心的,也就是在正負空間的營造上是極度類似的。此外,五個icon中有三個都是以矩型作為外框,這會使得Icon再縮小時或是模糊時需要更費力才能閱讀出其中的差別。

Source : Behave_or_else

Source : Behave_or_else

因此,相較起來,原始的Google Icon會是易用性更高的,除了色彩上有明確地做區分外,外觀造型也有更大的區別。對於使用者而言,再判斷上,所需的時間更少也更直覺。

006.png

總結

Rebranding的背後總是有許多取捨,就如Google這次的更新,他們希望提升視覺的一致性,但取捨的可能就會是他的易用性。我認為以應用程式來說,易用性相對於視覺一致性,似乎是更重要的。關於這點,或許Google也正在努力改善中。

而從這個案例中,可以提醒我們的是,未來在為品牌進行更新或設計時,易用性絕對是必須納入考量的,千萬別未來追求美感,犧牲了設計該有的實用性。

感謝您閱讀了這篇文章,如果您認為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將此文章分享給更多對品牌有興趣對朋友!
分享時別忘了註記文章來源喔 : www.studiopros.work
Follow us on Behance | Facebook | Instagram

Previous
Previous

從阿姆斯特丹Rebranding爭議談品牌設計的系統化

Next
Next

Uber 大刀闊斧Rebranding的內幕與脈絡